银行界
首 页 | 业界动态 | 银行培训 | 资格认证 | 在线学习 | 政策法规 | 银行理财 | 专家观点 | 品牌中小银行 |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城商行 | 农村金融 | 全国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分支行动态 | 贷款通道 | 银行会客厅 | 银企对接 | 企业融资 | 信用查询
信用卡 | 银行股票 | 论文集锦 | 焦点人物 | 机构分析 | 贷款产品 | 媒体视觉 | 行业会议 | 人才市场 | 休闲BANK | 银行社区
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集锦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前路

时间:2015-08-10 08:40:40  来源:银行界网  供稿单位:农行锦州分行  作者:彭飞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农村经济运行的血脉和发展的杠杆。在当前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农村金融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均已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同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密切相关,存在显著的“内生性”、“双向正相关”的因果关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等均与往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多样性需求是新常态的。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弱化日趋严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产品与服务创新匮乏,“贷款难”、“贷款贵”、“抵押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互联网金融为导流,充分认识与应对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有效盘活农村经济。

    一、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都处于核心地位,是农村经济发展运行的杠杆,在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得到一定改善,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所扩大,但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与新时期“三农”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金融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水平低、稳定性差以及体系不全,生态环境失衡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生存和发展所依附的重要金融环境,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基础、农村信用体系和农村法制建设。 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农村金融水平偏低,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全。从总体上讲,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是种类单一,数量稀少,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严重缺失。二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近年来,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农村金融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与城市金融相比,仍然是落后很多。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大力扶持农村金融的政策措施,但是都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发展落后的问题,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从总体上看,农村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农民诚信意识淡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十分缓慢,农民、农户和农村企业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造成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如表1.1所示)。四是农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现行的法律体系中针对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较少,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企业等因逃废或悬空银行债务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甚至有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出现了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

QQ截图20150810091308.jpg

    2.“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锐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形成“金融空白区”

    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1993年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超过13万家,而2013年只剩不到6 万家,20年减少了54%;截至2014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达到了1570个。这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覆盖不足,再加上之前部分中小银行改制上市后陆续撤出了一些在农村设立的网点,农民想要在附近找到合适的金融服务网点就有些困难了。甚至在某些交通困难的欠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形成了金融空白区,另外,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窗口过少、办事效率不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审批权限过长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仍处于落后的局面。

    3.“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有限,供求矛盾突出

    当前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仍很滞后,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金融服务盲区,有些贫困地区或边远地区还不能获得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再加上当前农户对贷款的需求旺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截至2014年末,农村贷款额、农林牧渔业贷款额、农户贷款额以及全口径的涉农贷款额在5年内均较同期有所提高,但是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仅为23.2%、4.0%、6.4%和28.1%,占比严重偏低。(如表1.2所示)因此,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表1.2 2007年以来涉农贷款及三农贷款占比情况表

单位:亿元;%

QQ截图20150810091334.jpg

    4.“新常态”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缓慢,新兴金融工具应用不足

    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少、门槛低、效率高等多重优势,能够将服务切入到“三农”的各个角落和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能够大大改善农村用户的服务质效。但是,由于农村金融的市场基础薄弱、网络设施建设不全以及信用体系严重匮乏等原因,造成互联网金融与农村传统金融没有实现快速、有效结合,没有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技术、平台方面的“大数据”优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媒介应用率较低,农村客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因此,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极其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步伐,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路径,采取有效措施,为实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1.创新改善“三农”生态环境新思路,建立适应新常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在新常态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尽快出台保护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农村金融机构执法力度。其次,广泛开展信用文化建设活动。对涉农企业和农民进行“金融扫盲”,切实维护金融债权;进一步开展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评级活动,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活动,让“诚信是金、诚信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让诚信企业,诚信农民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获得创业发展更多的金融服务,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将失信者列入“不讲信用”的黑名单,对“老赖”实行联合信用惩戒。再次,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切实分散农村金融风险。最后,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结合农村金融风险特点,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村金融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与同业业务风险的监测分析,设定预警区间的预警指标,及时向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部门发出预警,适时提出农村金融安全运行的对策、建议及风险处置预案。

    2.创新推广多元化产品服务,打造属于新常态农村金融的特色产品服务

    在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应该不断坚持农村金融服务“满意度、便利度和可得性”的原则,序时、有效、稳步实施。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各地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和产品策略,大力推广“低成本、可复制、可持续”、“量体裁衣”式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二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按照中央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实现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的抵押、担保权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三是重组盘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机构向下延伸,重心下移,率先走好“服务”这步棋。除对现有农村金融网点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成为精品网点、标杆网点,提升服务品质外,还要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和重点村设立简易服务网点,创办“流动银行”,定期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减少金融服务网络空白点,为农民打开金融服务的方便大门。五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开展涉农贷款特色业务,满足客户的信贷需求,并通过基金、保险、理财项目等方式,帮助农民实现资产增值,在加强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

    3.优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适合新常态的农村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的特殊属性与内在要求决定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目前正面临人才短缺且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难题。因此在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首先,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选拔任用机制、评价发现与激励保障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人才建设长效机制。其次,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学习培训,大力开展农情、社情、民情教育活动,强化做实农村金融人才支撑,还要着力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4.充分发挥农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优势,推动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浪潮

    互联网金融具备门槛低、效率高等多重“大数据”优势,将互联网金融与农村传统金融快速、有效结合,将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平台,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打通结算“瓶颈”,为“三农”融资和支付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彻底解决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次,坚持以信贷为主,投资理财为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丰富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整合农村闲散资金和小资金量,以农村资金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释放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再次,竞合推动,实现普惠金融。农村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并非只有竞争,而应相互补充、携手并进。只有传统金融的深度与互联网金融的广度结合,才能创造农村金融新生态,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战略。最后,大数据成就大信用金融。大信用金融关键在于"大",源于大数据科学的应用。大信用金融在个人信用评定工作中能够节约时间,快速计算个人信用给予金融支持,大大提高金融效率,真正实现信用经营与资金经营的分离,推动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
·监管层密集发声 金融防·银保监会:当前中小银
·地方金融监管加速构筑·银保监会:超1.8万亿元
·央行将多举措推动应收·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

图片新闻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
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现

热门点击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图
2020年4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份额

在线调查

2020年您对哪家全国股份制银行服务最满意?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  交通银行
  •  中国邮储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中信银行
  •  中国民生银行
  •  兴业银行
  •  招商银行
  •  华夏银行
  •  广东发展银行
  •  平安银行
  •  浦发银行
  •  浙商银行
  •  渤海银行
  •  恒丰银行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联系我们 | 加盟合作 | 免责条款 | 招贤纳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联银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贝邦律师事务所 姜波

版权所有:银行界 京ICP备100001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