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约记得幼年时富裕邻居家早早有了黑白电视,细长竹竿高高擎起的天线随风摇摆,仿佛骄傲地宣告着家庭的富有。夏夜来临邻居早早把电视搬到伙串的院子里,一阵吱吱啦啦声音后演出开始啦。
扒拉两口饭便迫不及待拎着小马扎去看电视节目,也就是那个时候《四世同堂》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虽说对内容似懂非懂但仍然无法阻挡日后我对老舍先生作品的深深喜爱,上学后对文学的热爱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恰好家有亲戚在大学工作,暑期来到大学图书馆被陈列在书架的各色书籍勾了魂魄,捧起一卷卷关于文学、诗歌、散文、科学的书目便爱不释手、如醉如痴沉醉在书的海洋里神摇意夺而不能自拔。
《四世同堂》是我国文学巨匠老舍先生的长篇巨著之一,作品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旧北平的沦陷为背景,描述了小羊圈胡同老祁家哥仨各不相同的命运,生动刻画了大杂院相声演员、大使馆杂役、剃头匠、黄包车车夫小崔、热忱勇敢的李四爷等一干贫穷人等的悲惨命运和生死存亡,作品用较多的笔墨讽刺批判了冠小荷、大刺包、蓝东洋等小官僚、大汉奸们心甘情愿做侵略者的走狗欺压自己的同胞,吃中国人的肉、喝老百姓的血,最后纷纷惨死在日本主子手里,他们死有余辜罪有应得,是一群可怜可恨又可悲没有骨头的腐肉。
作品着力渲染了祁家瑞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正义感,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精神,同时描写了祁家老二瑞丰在其妻胖橘子影响下假聪明真悲哀的性格和命运。作品以小羊圈各色各样老北平人的曲折悲惨命运为主线,把老北平抗战时期劳苦百姓逆来顺受、固守陈规的愚昧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也从侧面鞭挞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所幸的是在国破家亡、民族危难之际,随着钱默吟、祁瑞轩、祁家老三、小文、小文太太、冠家老大等等劳苦大众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逐渐觉醒,他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高高举起抗争的火把,以各种方式奋起反抗日寇对人民的蹂躏和生命的践踏,志士们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逐渐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四世同堂》就是这样一部歌颂民族精神、描述了劳苦大众对和平与人道主义的向往、是一部推动人类进步的不朽作品,值得反复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