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界
首 页 | 业界动态 | 银行培训 | 资格认证 | 在线学习 | 政策法规 | 银行理财 | 专家观点 | 品牌中小银行 |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城商行 | 农村金融 | 全国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分支行动态 | 贷款通道 | 银行会客厅 | 银企对接 | 企业融资 | 信用查询
信用卡 | 银行股票 | 论文集锦 | 焦点人物 | 机构分析 | 贷款产品 | 媒体视觉 | 行业会议 | 人才市场 | 休闲BANK | 银行社区
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集锦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与竞争格局将裂变

时间:2012-11-13 12:39: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婕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市场拓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中呈现出跑马圈地、中资银行暂时占据优势地位、外资银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强力参与市场争夺等阶段性特征。

  目前,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准入门槛一般为1000 万人民币或100 万美元,而理财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产品提供商准入门槛较低。私人银行客户中有85%在中资银行进行财富管理。

  据预测,未来三年中国高净值人士人数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到2015年达200万;超高净值人士人数将达近13万,是2012年人数的近2倍。中国已成为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最大、增长最快、机会最多的市场之一。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中国高净值客户群相对年轻,尚处于“产业结构——资本市场——财富分布”初级阶段,未来将向“资本型、全球性、资本市场深度介入” 转变,金融机构将成为客户的“主承办机构”。

  同业竞争现状:三股主力争夺私人银行市场份额

  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是金融机构向高净值客户(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 HNWIs)提供的个性化、综合性服务。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但各类金融机构已逐步认识到私人银行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竞争日趋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券商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争夺市场份额的三股主要力量。

  1.外资银行率先拉开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

  2005至2006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开放,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等开始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部,拉开了中国内地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截至2008年末,在中国取得法人资格的外资银行中有19%在中国设立了私人银行部。

  2.中资银行跑马圈地,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力军

  国内商业银行在意识到私人银行业务的巨大潜力后,也纷纷跟进,积极布局,并凭借自身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庞大的客户基础,成为争夺私人银行市场份额的主力。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已有8家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

  3.非银行金融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加入市场争夺

  除商业银行外,证券公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信托公司(中融信托、平安信托等)、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金融机构纷纷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单元,基金公司利用“基金专户”也加入了竞争。

  其中,证券公司是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庞大的客户基础、广泛的地域覆盖与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是其主要竞争优势。不过大部分证券公司专注于证券交易,未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产品及服务。信托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则主要通过与银行或投资顾问公司合作开发投资产品而介入这个领域。信托产品颇受客户欢迎,但被限制在指定的业务范围内。

  从客户门槛与服务模式看,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一般准入门槛为1000 万人民币或100 万美元,而理财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产品提供商准入门槛较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是“平台型”特色,非银行金融机构走的则是“产品型”的路子。

  现阶段国内私人银行同业竞争的显著特色

  1.市场拓展尚处起步阶段,跑马圈地成为首要任务

  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起步不久,属于开拓中的新兴领域,各主体的市场竞争主要从区域选点与排兵布阵开始。各机构纷纷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高净值客户群密集区域积极布局。

  在此阶段,各机构给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较为有限,同质性严重,独特的定位尚未成型。这些私人银行产品的类型、期限、收益区间大同小异,甚至和零售的财富管理产品差别也不大,主要提供基础产品和传统增值服务,对于私人银行专属的创新性产品还停留在初步开发阶段,量身订制的产品不多,在投资咨询服务领域更是接近空白。

  2.中资银行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暂时占据绝对优势

  受益于长期的客户渠道积累与品牌建设,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中心的建立相对容易,多以培育从零售网点升级而来的现有客户为主。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在国内享有政策优势,各类产品资质齐全,产品限制相对于外资行以及其他机构要少。

  此外,由于可以代销其他机构的产品,中资私人银行可以提供短至1 天,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各种周期的产品。因此,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成为当今多数高净值人士的首选。根据招行与贝恩公司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私人银行客户中有85%在使用中资银行进行财富管理。

  3.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由于以下原因,外资银行目前尚未在我国境内私人银行竞争中对中资银行构成较大威胁。

  一是金融危机使外资行的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冲击,打破了客户对外资行的迷信;二是由于国内客户需求尚处初级阶段,目前中国仅有少数富人将资产投放到离岸市场,外资行发力空间有限;三是外资行本土化程度较低、客户数量与人脉不占优等劣势也影响了其竞争力的充分发挥。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1号罚单折射银行违规放·银行揽储暗战
·央行定调加强逆周期调·银监系统2018年开出逾
·时隔三年,央行再度全·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
·2019银行“严监管”仍·央行:加强存款准备金

图片新闻

2018年商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9880亿元
央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成效显现 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资管新规出题 机构转型迎考
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热门点击

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2010我国银行业资产结构

在线调查

2019年您对哪家全国股份制银行服务最满意?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  交通银行
  •  中国邮储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中信银行
  •  中国民生银行
  •  兴业银行
  •  招商银行
  •  华夏银行
  •  广东发展银行
  •  平安银行
  •  浦发银行
  •  浙商银行
  •  渤海银行
  •  恒丰银行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联系我们 | 加盟合作 | 免责条款 | 招贤纳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联银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贝邦律师事务所 姜波

版权所有:银行界 京ICP备100001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00920号